【云南函授本科】考試復習資料語文--文體知識
文體知識 大綱對文體知識的要求分別從議論文、記敘文、詩詞曲賦、小說和戲劇等五個方面作出具體規定。 【要點解析】 1、議論文 議論文,是指以議論說理為主的文章。一篇議論文包括論點、論據、論證三個要素。古代的論、解、辯、原等都屬于議論文的范疇。 大綱對于議論文的要求是: 重點識記議論文的三要素,論證的方式(立論和駁論),論證的方法(歸納法、演繹法、比較法、比喻法等)。識記并理解駁論的方法(駁論點、駁論據、駁論證。) 2、記敘文記敘文,是指記人、敘事、寫景、狀物的文章。它以敘述、描寫為主,往往間用抒情、議論、說明等多種寫法。古代的記、傳和現代的消息、通訊、傳記、游記等,都屬于記敘文的范疇。 所謂敘述,就是對人物、事件和環境所作的概括性的交代和表述。 學習記敘文,首先應該了解記敘的六個要素:時間、地點、人物、事件、原因和結果,但是,并不是在任何一篇文章中都要六者俱全;其次還應該了解記敘文的情節結構形式:序幕、開端、發展、高潮、結局和尾聲,這六個組成部分在一般的記敘文中常常只有開端、發展、高潮、結局四個部分,而沒有序幕和尾聲。 另外,學習記敘文還應該了解幾種常見的敘述方式,即順敘、倒敘、插敘、平敘和補敘等。 3、詩、詞、曲、賦 詩歌是歷史最為悠久、深受讀者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。詩歌是用凝練集中的語言表現思想情感、反映社會生活的。詩歌具有豐富的意象和濃郁的抒情性,語言富有韻律感和節奏感。詩、詞、曲、賦都屬于詩歌的范疇。新《大綱》對于這類文體的要求是: 了解詩歌具有如下特點:以豐富的情感反映生活;對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;語言凝練而具有形象性;富于節奏感和韻律美。中國古代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。 了解詞不同于格律詩。詞有詞牌,寫詞必須受詞調的限制,句式以長短句為主,押韻比較靈活。 了解曲分為散曲和劇曲。散曲有小令和套數之分。散曲句句押韻,一韻到底。 識記賦是漢代形成的特殊文體,講究鋪敘、文采、對仗和韻律。一般常采用主客問答、抑客伸主的結構方式。 4、小說 小說是一種典型的敘事性文學體裁,它綜合地運用語言藝術的各種表現方法,以人物形象塑造為中心,通過對故事情節的敘述、社會及自然環境的描寫等,深入細致地表現社會生活,反映時代風貌。小說以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來揭示生活的真理,感染讀者,從而發揮其社會作用。新《大綱》對小說的要求是: 識記小說的三要素:人物、情節、環境。小說的情節一般按照開端、發展、高潮、結局來編排。小說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、社會環境、人物活動的特定環境三者。小說要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。 八種表現手法:對比、烘托、鋪墊、暗示、比興、象征、白描、夾敘夾議、托物言志。 【難點透視】 學習“文體知識”的難點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 一是關于議論文的常識,重點是議論文的論
聲明:
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(二)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,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365clothes.com/yuwen57/435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