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云南成人高考】專升本復習資料政治--核心考點1
簡述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 (選擇題) 2,唯物主義、唯心主義的歷史形態。(選擇題) (1)相互區別:運動是永恒的,無條件的、絕對的靜止是暫時的,有條件的、靜中有動 4.意識的本質(選擇) (1)意識是人腦的機能,從人腦的重量、結構、功能說明人腦是高度嚴密的物質體系 5、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關系(論述題或選擇題) (2)同一性是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 (3)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聯系、相互吸引的一種趨勢,包含兩方面含義:相互依存、相互貫通、相互滲透 (4)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、相互對立、相互否定的一種趨勢 (5)兩者是關系:A相互區別:同一性是暫時、有條件的、相對的;斗爭性是永恒的、無條件的、絕對的 (6)批判形而上學,不能在對立中把握同一,在同一中把握對立。 6,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,同一性和斗爭性的作用(論述或選擇) A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 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 (二)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,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365clothes.com/zhengzhi/4593.html
(1)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或者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問題。
(2)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是:
A 誰是第一性,誰是第二性,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。
B兩者有沒有同一性,精神是否認識物質,這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。
凡是認為物質第一性,精神第二性,世界統一于物質的組成唯物主義陣營。
唯物主義有三種基本形態: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
C現代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
凡是認為精神第一性、物質第二性,世界統一于精神組成唯心主義陣營 。唯心主義有兩種形態:
A主觀唯心主義:中國陸九淵:“吾心便是宇宙”;中國王守仁:“心外無物”英國貝克萊:“存在就是被感知”
B客觀唯心主義:古希臘柏拉圖:“理念世界”;中國朱熹:“理在事先”;德國黑格爾:“絕對精神”
3.運動和靜止的關系(選擇題)
(2)相互聯系:相互滲透、動中有靜、靜中有動
(3)形而上學不變論:夸大靜止、否認運動;相對詭辯論:夸大運動、否認靜止
(2)意識是客觀存在主觀映象A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不論是正確還是錯誤的,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形B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,有感性和理性在兩種形式,同一內容不同人有不同的反映 C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,反對唯心主義和庸俗唯物主義
答:(1)矛盾是指事物之間及內部要素之間既對立有統一的關系
B相互聯系: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,沒有同一性就沒有同一性:斗爭性是同一性的基礎,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
(1)矛盾同一性的作用是:
B使雙方相互吸取謳里自身的因素而發展
C規定著事物向自己對立面轉化的基本趨勢
(2)矛盾斗爭性的作用是:A推動事物量變發生涓長,為質變作準備
B促進事物質變,使舊統一體分解,新統一體產生聲明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