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云南成考】專升本復習資料語文--精講班-論快樂
論快樂 第十二篇 論 快 樂 錢鐘書 一、作者簡介 1.錢鐘書(1910— ),字默存,號槐聚,曾用筆名中書君。江蘇無錫人。中國現當代著名學者、作家。自幼受傳統經史教育,國學根基深厚。后來在清華大學、牛津大學、巴黎大學學習時,又廣泛接觸世界各國的文化學術成果。曾任西南聯大、暨南大學、清華大學等校教授。1982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。 錢鐘書博古通今,學貫中西,在文學、哲學、訓詁學、心理學諸方面均有重要成就。主要著作有《談藝錄》、《管錐編》、《十六、十七、十八世紀英國文學里的中國》、《舊文四篇》、《宋詩選注》、《也是集》等。另有散文集《寫在人生邊上》、長篇小說《圍城》等文學作品,均以獨特的藝術風格見長。 2.1938年,錢鐘書從英法留學歸來,任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教授。第二年開始,他發表了一系列隨筆作品。1941年,他從這些文章中挑選出10篇,結集出版,命名為《寫在人生邊上》。《論快樂》是其中一篇。 二、本文主旨 快樂是短暫的,但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,對快樂的追求這是人生的精神力量源泉。 三、課文分析 文章開頭證明快樂是短暫的,“永遠快樂”是不能實現的。接著論述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,人類可以憑借精神自由獲得快樂。最后指出了上述兩個結論的矛盾之處,以一句“矛盾是智慧的代價”作結,將這一話題上升到哲學層面,引發讀者作進一步思考。盡管作者沒有刻意地以自己的觀點去指導讀者,教訓讀者,但在富有思辯色彩的文字中,讀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對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肯定,對快樂人生的追求。 全文分三部分: 第一部分(第一、二自然段):先從語言與心理的角度分析“快”與“樂”的關系,接著指出快樂無法永遠。 第二部分(第三、四自然段):談快樂在人生中的地位,它是人生永遠的誘惑和希望,而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。 第三部分(第五、六自然段):指出正是由于上述原因,人生仍能快樂。 《論快樂》所論述的快樂,是一種人生境界,也是一種人生態度。作者認為快樂是短暫的,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,對快樂的追求是人生永不悲觀的精神源泉。 這篇探索人生哲理的文章,包蘊著深刻的社會意義。作者用冷峻的眼光看社會,以深刻獨到的見解談人生,充滿深刻哲理,令人深思回味。 四、要點分析 1.文中的引用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? 本文引用豐富,內容涉及古今中外。例如“天上一日,下界一年”《西游記》、“鬼言三年,人間三日”《酉陽雜俎》反映著人們體會快樂時對時間的感受。“因病得閑殊不惡,安心是藥更無方”(蘇東坡)說明人們能夠苦中作樂,從病痛中濾出快活來。病是“教人學會休息的女教師”表明作者樂觀的人生態度,說明快樂主要由精神決定。文中的引用熔學識、智慧、知性、理趣與才情、辭采、感情、情趣于一爐,使讀者在欣賞中得到一種智性的滿足。 2.本文的題目叫“論快樂”,圍繞著快樂開展議論但卻看不出論證的痕跡來,作者是怎樣達到這個境界的?
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 (二)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,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365clothes.com/yuwen57/4434.html 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聲明:
云南成考交流群